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未分类 第3页

CentOS 7命令行安装GNOME、KDE图形界面

xikuqi阅读(3808)

正文

CentOS 7 默认是没有图形化界面的,但我们很多人在习惯了 Windows 的图形化界面之后,总是希望有一个图形化界面从而方便我们使用,这里介绍一下 CentOS7安装图形化桌面系统的方法。

一、进入 root 模式

因为权限限制,所以我们需要进入 root 模式,开机使用 root 登陆或者系统运行中切换为 root 用户均可。

二、安装  X 窗口系统

1、首先安装X(X Window System),命令为

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  //注意有引号

然后系统会自动寻找最近的网络进行相关文件的下载

选择 y ,然后开始下载需要的 package

选择 y,开始进行安装

当出现 Complete!说明这里安装成功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检查一下我们已经安装的软件以及可以安装的软件,命令为

yum grouplist

三、安装图形界面软件 GNOME

然后我们开始安装我们需要的图形界面软件,GNOME(GNOME Desktop)

特别注意!!!!一定要注意名称必须对应,否则会出现No packages in any requested group available to install or update 的错误这是因为不同版本的CentOS的软件名可能不同(其他 Linux 系统也是类似的)

如上图,安装命令为:

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Graphical Administration Tools”

选择 y 开始下载需要安装的 package

到这里就安装完成了。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命令 startx 进入图形界面,第一次进入会比较慢,请耐心等待。(可能需要重启,命令为reboot)

ps:

  • 如果安装完成后,虚拟机无法打开,我们需要调整虚拟机分配内存大小(注意不是磁盘大小),1024M基本够用。
  • 如果安装完成后,虚拟机报错0x0000005c,请关闭虚拟机的3D加速功能(取消勾选)

四、更新系统的默认运行级别

经过上面的操作,系统启动默认还是命令行页面的,需要我们进行切换。如果想要使系统启动即为图形化窗口,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

ln -sf /lib/systemd/system/runlevel5.target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

ikoula dd 系统

xikuqi阅读(4242)

wget -O- http://book.bujua.com/1.gz | gunzip | dd of=/dev/sda

ntfsfix /dev/sda2

ntfs-3g /dev/sda2 /mnt/windows

 

 

 

本帖最后由 lzdszdl 于 2019-5-29 17:50 编辑

水的博客:https://ppxwo.com/office365.ppx
偷偷的抄了隔壁大佬的一点文章https://www.hostloc.com/thread-551648-1-1.html
稍微优化了一下脚本 使用户名更加随机 密码更加随机
安装和登录,获取订阅名字我就不多说了上面大佬说的很明白了
第一次接触ps脚本,写的稀烂,大佬们不要嘲笑我

这种方式创号很快,1秒几个号 比导入要快一些 也不用自己手动生成csv 再导入更方便

跑号之前!三思!!!!三思!!!!三思!!!!

直接上脚本

  1. Function GetRandom($NUM,$RT){
  2. If ([String]::IsNullOrEmpty($NUM)) { Return } Else { If ([String]::IsNullOrEmpty($($($NUM).ToString()).Trim())){ Return }}
  3. If ($NUM -match “,”) {$Len1 = (($NUM -split(“,”, 2))[0]).Trim(); $Len2 = (($NUM -split(“,”,2))[1]).Trim()} Else{$Len = $NUM; $Len1 =””;$Len2 =””}
  4. If (-Not ([String]::IsNullOrEmpty($Len1) -or [String]::IsNulorEmpty($Len2))) { $Len = ((([convert]::ToInt32($Len1,10)).. ([convert]::ToInt32($Len2,10)))| Get-Random) }
  5. If ([String]::IsNullOrEmpty($Len)) { Return }
  6. If ($RT -eq “n”){$RList = (48..57)
  7. }ElseIf ($RT -eq “u”){$RList = (65..90)
  8. }ElseIf ($RT -eq “l”){$RList = (97..122)
  9. }ElseIf ($RT -eq “s”){$RList = (49..57 + 65.. 90)
  10. }Else{$RList = (49..57 + 65..90 + 97..122) }
  11. Return -join( $RList | Get-Random -count $Len| %{[char]$_})
  12. }
  13. for($i=1;$i -le usersnum;$i++)
  14. { $passwd=GetRandom(12)
  15. $passwd=$passwd+”a7″
  16. $head=GetRandom(6)
  17. $name=$head+$i+”@yourdomain.com”
  18. “$name–$passwd” | Out-File -Append D:\testpwd.txt
  19. New-MsolUser -DisplayName PPXbigschool -FirstName PPX -LastName BIGSCHOOL -UserPrincipalName $name -UsageLocation US -Password $passwd -LicenseAssignment xxxx:STANDARDWOFFPACK_STUDENT
  20. }

复制代码

需要修改 @yourdomain.com 为你的全局已经添加的域名

xxxx:STANDARDWOFFPACK_STUDENT 修改为 Get-MsolAccountSku获取到的许可名

for($i=1;$i -le usersnum;$i++) 中usersnum修改为要创建的个数
建议先少量测试,通过之后再批量创建 (友情提示 创号一时爽,删号火葬场

删除帐号脚本(不好用

  1. $users=Get-MsolUser -ALL | Where-Object {$_.WhenCreated -gt “5/28/2019”}
  2. $users | Remove-MsolUser -Force
  3. }

复制代码

5/28/2019修改为你跑创号脚本的日期

 

Proxmox ve NAT端口转发笔记

xikuqi阅读(5269)

进入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auto vmbr2
iface vmbr2 inet static
    address 10.0.0.254
    netmask 255.255.255.0
    bridge_ports none
    bridge_stp off
    bridge_fd 0
    post-up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post-up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0.0.0/24' -o vmbr0 -j MASQUERADE
    post-down iptables -t nat -D POSTROUTING -s '10.0.0.0/24' -o vmbr0 -j MASQUERADE
    post-up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vmbr0 -p tcp --dport 1022 -j DNAT --to 10.0.0.1:22
    post-down iptables -t nat -D PREROUTING -i vmbr0 -p tcp --dport 1022 -j DNAT --to 10.0.0.1:22

以上代码将新建一个vmbr2的虚拟网卡。并规划 10.0.0.*内网网段。将此网段的所有上下行流量通过NAT全部转发至vmbr0的网卡。最后两行,是通过iptables将静态IP (10.0.0.1)的22端口转发为公网IP的1022端口。所以如果您需要新建1个以上的虚拟机。请添加更多的转发设置,以及设定新的转发端口。

如上代码添加完成后使用如下命令重启网络。

service networking restart

接着使用ssh编辑防火墙规则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1022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1022 -j ACCEPT

使用 iptables-save 命令保存规则。

为知笔记服务端docker镜像使用说明

xikuqi阅读(6522)

为知笔记服务端提供了docker镜像,您只需要简单几步,就可以将为知笔记服务端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甚至自己的电脑上面(windows/linux/mac)。

系统需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 macOS / Linux
  • CPU: Intel / AMD x64
  • 内存:至少4G,推荐8G或者更多

安装docker

如果您已经安装了docker,则可以跳过该步骤。

请到docker官网,下载相应的docker应用。

windows或者mac环境,请到这里下载: https://www.docker.com/products/docker-desktop注意:你可能需要注册一个docker账号才可以下载docker 桌面客户端。

如果是linux,请自行搜索docker安装方法。

安装完成后,请运行docker客户端。

注意,要启动为知笔记服务端所有功能,需要将docker引擎的内存设置为至少4G(默认为2G)。请在docker里面进行设置。如果您的系统内存不够,可以通过禁止为知笔记搜索服务,来降低内存占用(使用默认的2G内存)。

请在docker客户端里面,找到选项(Preferences),然后调整docker引擎内存占用,将内存调整到4G。

如果您的电脑内存紧张,也可以调整下面的为知笔记服务启动参数,将里面的SEARCH=true去掉,就可以继续使用2G内存来运行为知笔记服务了。通过这种方式,您将无法使用全文检索功能。

下载并启动为知笔记服务端docker镜像

mac/linux系统:

请在终端(Terminal)窗口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cd ~
mkdir wizdata

我们在用户主目录建立一个wizdata的文件夹。为知笔记服务端会把所有的数据保存在这个目录里面。如果是正式使用,请注意定时备份该目录。也可以联系我们,使用更高级版本,将数据保存在NAS,私有云等专用存储里面。

然后通过下面的命令,下载并启动为知笔记服务

linux 命令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p 80:80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mac 命令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p 80:80 -e SEARCH=true -e TZ=`ls -la /etc/localtime | cut -d/ -f8-9` wiznote/wizserver

windows系统:

请按下键盘上面的Win+R,或者点击开始菜单,选择运行,然后在对话框里面输入:

powershell

将会打开命令行窗口。

然后在命令行窗口里面输入:

D:\
cd \
md wizdata

将会在D盘根目录下面建立一个wizdata文件夹,所有为知笔记服务端的数据,都将会保存在这个目录里面。您也可以自己修改这个目录。

注意:在windows上面启动docker镜像之后,还需要进行时区设置。请参考后面的常见问题部分。

然后在命令行里面继续输入: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D:\wizdata:/wiz/storage -p 80:80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第一次运行镜像,因为需要下载docker镜像,并且初始化数据,速度要慢一些。请耐心等待。(根据网络状况,可能需要1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在下载完成后,第一次启动镜像大概需要2-3分钟时间。

然后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里面输入:http://localhost,如果服务正常,则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如果遇到下面的界面:

通常表示为知笔记服务还没有启动起来,请继续等待并刷新浏览器。

注意:启动后请参考常见问题进行时区的设置

如果您当前服务器/电脑的80端口已经被占用,则可以使用其他的端口,例如使用8080端口 mac/linux: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p 8080:80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windows: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D:\wizdata:/wiz/storage -p 8080:80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您也可以自行修改端口。注意,修改端口后,在浏览器里面,则需要输入相应的端口号,例如:

http://localhost:8080

如果您需要为局域网内其他用户提供服务,则需要获取自己电脑的ip地址(局域网ip,具体方法,请自行搜索),然后在浏览器地址栏里面输入类似下面的地址即可:

http://192.168.1.186

如果不是80端口,则需要包含端口号,例如:

http://192.168.1.186:8080

如果是Windows系统,通常情况下,您需要在Windows防火墙中开放相应的端口。

常用命令

修改启动参数,并重新启动服务,例如修改映射端口,或者设置是否启动搜索服务:

docker stop wiz
docker rm wiz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p 80:80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其中第三行,请自行修改为自己需要的命令行。

系统重新启动后,重新启动服务:

docker start wiz

更新服务命令行:

docker stop wiz
docker rm wiz
docker pull wiznote/wizserver:latest
docker run --name wiz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p 80:80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其中最后一行,请自行修改为自己需要的命令行

常见问题

?该服务如何收费?

5 用户以下免费使用,超出 5 用户,按照用户数的方式按年收取费用

授权价格:199 元/用户/年

  • 购买后,服务有效期内可享有一次免费数据迁移服务,并可使用线上增值服务,如邮件转发收藏、微信收藏、网页剪辑等
  • 一次性购买 3 年,可升级为永久授权(含 3 年线上增值服务)
  • 500 用户以上团队推荐更可靠的技术架构和集成定制服务,请与我们售前客服联系

如何配置https

/docker-https

管理员账号是什么?

默认管理员账号:admin@wiz.cn,密码:123456。请在部署完成后,使用这个账号,登录网页版,然后修改管理员密码。其他用户,请自行注册。免费版本可以注册5个用户(不包含管理员账号)

为知笔记数据保存在哪里?

所有数据,都保存在我们前面建立的目录里面。请定时备份该目录,避免数据丢失。

重新启动服务器/电脑后,如何重新启动为知笔记服务?

在命令行中窗口/终端中,输入

docker start wiz

就可以重新启动为知笔记服务了。

可以使用企业已有用户登录吗?

可以,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数据可以保存在专用的存储设备或者私有云里面吗?

可以,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可以使用客户端访问吗?

可以,您可以直接使用所有的官方客户端,然后在登录的时候,选择登录到企业私有服务器即可。注意:该功能仅限于客户端所在网络可以访问到您的企业私有服务器才可以。例如,手机客户端,在离开公司网络的环境下,通常无法访问私有部署的为知笔记。但是已经离线的数据,则可以正常访问。也可以在离线环境下新建/修改笔记,并在回到公司后进行同步。

可以禁止客户端访问吗?

可以禁用客户端访问,确保数据只能通过网页版访问。一旦离开公司网络,就无法访问任何数据。

为知笔记服务端有时间限制吗?

没有。在限定的用户数量下,您可以永久免费使用。如果想要更多用户使用,请联系我们购买使用许可。

如何升级为知笔记服务端?

我们会经常更新docker镜像。您只需要下载更新docker镜像,然后重新启动docker镜像即可升级为知笔记服务端。无需更多额外操作。

下面是更新镜像命令行:

docker stop wiz
docker rm wiz
docker pull wiznote/wizserver:latest

更新完成后,重新使用前面启动镜像的命令,就可以完成服务端升级。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想要将数据从本地硬盘迁移到NAS或者云存储里面可以吗?

可以。包括数据库,笔记数据内容等,都可以完整的进行迁移。具体方案,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如何进行数据备份?

您可以自己备份用户数据目录,或者将数据保存在NAS/云存储里面。如有需求,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可以部署在路由器里面吗?

由于路由器通常CPU性能较低,内存也不够大,所以基本无法运行起来。

可以支持微信/微博/邮件收藏吗?

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使用方式

服务启动后新建笔记时间不正确

因为docker镜像默认时区不正确。因此需要进入docker里面手工设置一下时区,命令如下:

docker exec -it wiz /bin/bash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exit

上面的命令,会把docker里面的时区设置为东八区(北京时间)。如果需要设置成其他的时区,请自行修改上面的命令。具体时区的名称,可以搜索linux时区名称获取。

如果是linux,则可以通过在命令行里面加入命令,来自动获取当前时区: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完整命令行:实际使用是,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其他参数,例如映射路径,端口映射等。

run --name wiz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p 8088:80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e SEARCH=true wiznote/wizserver

如果是mac系统,则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行来自动设置时区(实际使用是,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其他参数,例如映射路径,端口映射等。)

-e TZ=`ls -la /etc/localtime | cut -d/ -f8-9`

群晖NAS使用docker镜像注意问题

  1. 内存小于4G的NAS,可能无法正常启动docker镜像。
  2. 目录映射,请勿在群晖管理界面建立目录映射,这样目录权限会有问题。请ssh到NAS里面,然后按照前面linux方式建立数据目录。
  3. 群晖NAS无法直接使用80端口,请自行选择合适的端口。

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态度。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